浠水法院开展“春日荐书 阳光诵读”读书分享会
为引导青年干警们多读书、读好书,在全院掀起读书热潮,推进“书香法院”建设。4月22日,浠水法院团支部组织青年干警开展“春日荐书 阳光诵读”读书分享会,会场气氛热烈,干警参与踊跃。让我们跟随镜头,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推荐书目:《老人与海》(海明威);推荐人:喻子原
《老人与海》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与大海的故事。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大马林鱼。老人与大鱼进行了两天两夜的战斗,终于杀死了大马林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在老人竭尽全力的保护之下,大马林鱼也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捕来的鱼只剩白骨。当老人拖着一只破旧不堪的小船回到巷港,灯光隐隐闪烁,一切似乎都没有变,虽然老人依旧一无所获,但拼搏奋斗仍然是他生命的全部。我们能看到的不光是一个老人,更是一个倔强不屈的灵魂。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或许,每个人都是航海家;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大海。为了不迷茫在自己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勇敢面对困难,扬起胜利的船帆,吹起胜利的号角,去风里感受坚毅,去浪里感受激昂。如果你也有兴趣,可以读一读这本书,感受一下圣地亚哥的硬汉精神吧!
推荐书目:《步履不停》(是枝裕和);推荐人:郭金阳
本书讲述了位于日本一个偏远的海边小镇横山一家所发生的故事。今年恰逢主人公良多的大哥的纯平忌日,良多便带着妻子由里香和继子淳史回家探亲。平静的横山家因此热闹起来了,但是在这热闹背后,却是隐藏大爱下沉积多年的矛盾与误解。是枝裕和说这本书想为去世的母亲而作,表达的是人生总有点来不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整篇看下来,给人的感受就是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失去,即使拼了命的怀念,忙不迭地追悔,终究还是慢了一拍,但无论如何,时间终将带我们找到谅解的出口。纵然有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但谁的人生又不是千疮百孔,所以何必纠结,抓紧时间赶路吧。
推荐书目:《愿你,归来仍是少年》(林清玄)推荐人:王进
这本书甄选林清玄的代表性散文45篇,是林清玄作品中少有的以情动人之集,这本书,记录了作者逐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人事物。在书中,他谈论亲情,谈论失去的青春、久别的故乡。母亲在萤火下的面庞,父亲从乡间带来的蔬菜种子,路边小店飘出的歌声,都让他从中汲取绵密的温柔力量。也让他不论从远方多远而来或多远而去,归来仍是少年。读林清玄的书是一种享受,他能让我们在生活琐碎平凡之事中获得诗意的慧眼。每一次阅读都将经历一场奇妙的相遇。每一个远行都将获得别样的成长。愿你我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推荐书目:《一个人的朝圣》(蕾秋·乔伊斯)推荐人:龙志翔
这本书讲述的不仅是关于爱的失去,还关于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它的作者同时也是里面的主人公叫做哈罗德弗莱,65岁,在啤酒厂干了40多年的一个销售代表,退休后跟妻子住在乡间,生活很平静。有一天早上,他收到了一封信,是来自二十多年没有见的老朋友奎妮写的,奎妮患了癌症,写信告别。哈罗德于是就写了回信,在信寄出的路上,他就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然后就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的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了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着一个信念,就是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跟他627英里这个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的另一场内心之旅,这段旅程经过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还跨越了时间和地理的风景,他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内心,让世界走了进来,让生命重新发光,这本小说是轻快的,带有一些喜剧色彩,用强有力的声音来表达出了一个古老的英式故事,独创、细腻而且很感人。
推荐书目:《圆圈正义》(罗翔)推荐人:杨子萱
这本书总共分为七大部分,“圆圈正义”“何谓榜样”“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身负权力各自珍重”“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生命的尊严”“心怀永恒活在当下”。文字中流露出极度的真诚,还有在生活中对弱者的悲悯、对现实现象的郁愤、对法律正义的坚持以及对自我的剖析与反省,可以感受得到作者源自心底流露出来的同理和真挚的感情,全书不断进行着对法律深邃的、具有洞察力的思考,让我相信真的会有直面过现实但仍坚持理想主义的人存在,相信“虽风雪交加, 但冻不住苏醒的人心”。
我致敬真诚和勇敢,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大胆突破自己,敢于直面自己的胆怯和平庸,用真诚的感受和思考想社会传递一些勇敢;保持深刻思考,面对同一个案件,同一个新闻,罗翔老师会去思考法治的作用,思考如何运用法治手段健全社会管理,这种思考能力是我们作为法院干警需要掌握的能力,学会从琐碎的工作中提炼经验,从而更好的履职尽责;永葆初心,就像书名所说,追求正义就像是追求画一个最完美的圆,无论技术多么娴熟,这个世界上只有更完美的圆,没有最完美的圆。我们追求正义的初心一直都在路上,没有终点。
推荐书目:《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的人生笔记》(陈行甲)推荐人:何镕妮
我们不该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同情过的人,呼唤过的正义,渴求过的尊重,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深植于生活世界的共通意义的根基。是这根基,让我们即便在日后形形色色的世界里体会了失落,品尝了诱惑,经历了幻灭,领受了嘲讽,也不会轻易洗去自己那层名叫“共情”的底色。书中作者讲述了他贫困又丰盈的童年、浪漫而动人的爱情、精彩而刻苦的求学之路以及从政、从事公益的经历。作者的人生在其平白朴素的语言中叙叙展开,读来对我们青年人启悟诸多。作为司法干警的我们,也该坚守住司法为民、公平正义的初心,认真浇灌和呵护实现公平正义的理想。正如书中所言:“生活有其自身的逻辑,那些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那些没有企图的浇灌,说不准在什么时候会有一阵春风拂过就出土了”。
推荐书目:《撒哈拉的故事》(三毛)推荐人:谈栗
书中讲到:“生命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三毛虽然一生流浪,却活出了自己想活的样子,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她在撒哈拉和她的荷西先生结婚了,即便环境艰苦,她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字里行间里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这种乐观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在学生时代甘于享受学习之苦,毕业后能够勇于面对和战胜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挫折。
好书如良友,阅读展视野。阅读好比攀登,你可以尽享登顶的云海,也可细嗅山径的花香,更能细数山叶的纵横。让我们共享阅读之美,感受生活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