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河法庭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获充分肯定
巴河法庭庭长李登宇向视察组汇报法庭工作
视察组参观巴河法庭审判庭
视察组参观巴河法庭上墙文化、制度
视察组查看浠水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宣传彩页
巴河法庭心理咨询师向视察组介绍心理咨询情况
视察组查看心理咨询台账
视察组参观巴河法庭家事法庭
视察组查看巴河法庭办案案卷
9月28日,全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推进会在浠水召开。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易先荣、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黄耀熊、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曙红、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熊晓明和参会的各县市区政法书记、综治办主任、妇联主席、法院分管副院长来到巴河法庭,视察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浠水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肖寿文、县妇联、综治办、法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视察组参观了巴河法庭诉讼服务大厅、审判庭、家事法庭、心理咨询室、家事调解服务站等设施建设情况,查看了相关制度及工作台账,听取了巴河法庭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情况介绍及浠水法院推进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017年初,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浠水法院确定为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2017年4月,浠水法院组织学习专班赴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法院,学习家事审判先进经验,确定由巴河人民法庭承担家事案件审判工作改革试点任务,并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审判实践,取得良好成效,巴河法庭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已经初步形成诉前调解-调查问卷-心理咨询-冷静期-家事法庭审判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浠水法院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和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十大举措,继9月20日受到省人大常委会、省妇联调研组肯定后,再次得到了全市政法委、妇联、综治办、法院等四部门相关领导的肯定,一致认为浠水法院推进家事审判试点工作的十项举措确实非常好,值得学习。
一是按照司法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完成了法官审判团队组建工作。共组建法官团队6类23个合议庭,其中民商事审判合议庭5个,基层法庭审判合议庭10个,立案合议庭3个。90%的婚姻家庭案件的主要由基层法庭审理,由家事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负责办理。
二是在各乡镇设立法庭巡回审判点8个,把家事审判庭设在村头,方便群众诉讼。由法官、家事调解员定期到巡回审判点,开展预约调解、诉讼指导、普法宣传等。
三是重点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权益。加强与县妇女、公安局、司法局、社区等单位的沟通联系,针对个案延伸妇女救助、反家暴维权等多元服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人身保护,及时制止家庭暴力侵害。凡案件中有家庭暴力行为的,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及时向实施家暴一方签发人身保护令,保护受害者的人身安全。
四是将心理疏导引入家事审判,对受害方进行心理疏导。对存在人格障碍、心理创伤的失足青少年、性侵对象、家暴受害者等当事人,请心理咨询师专业团队提供帮助,疏导心理,抚慰伤痛。巴河法庭设立心理咨询室,有2名心理咨询师为当事人提供预约心理咨询服务。
五是加强亲情教育和情感疏导。组织案件当事人及其父母一起观摩教育影片,从思想上进行感悟,引导当事人认清问题症结所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洗马法庭家事案件调解室专门配置沙发、圆桌、茶具,法官采取与当事人拉家常的形式,调解夫妻矛盾,减少法庭上当事人之间的对立对抗气氛,为解决家事纠纷营造温馨和睦的氛围。
六是将调解程序贯穿案件审理的始终。采用协助调解、委托调解、陪审员调解等方法,实现行业调解、社会调解与诉讼调解无缝对接。组织开展社会各界千名社区网格员、乡镇村组女干部进法庭活动,发挥她们参与调解、善于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把调解的触角伸到最基层,心灵的最深入。
七是提升法官调解水平。用敏锐观察力和矛盾点捕捉力,找到家事纠纷的症结所在,通过调解工作,在当事人之间架起信任和沟通的桥梁,帮助当事人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修复亲情。
八是审理期限的弹性管理。为了避免当事人双方在冲动情绪下离婚,在案件审理中,设置一定时间的冷静期,让发生纷争的双方有充分的时间去慎重考虑。一对夫妇驾车从宜昌回浠水巴河老家探亲,一路争吵,矛盾升级,未进家门直接来到法庭要求离婚。巴河法庭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让他们一个月后来登记立案。结果过了一个多月,没再见到他们的身影。
九是拓展家事审判服务方式。开通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和“亲睦之家”家事预约热线,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预约调解,立案时预先向当事人发放《家事调解建议书》及预约函,当事人可以自行预约家事调解员,或直接到就近定点家事调解室预约调解。
十是加强法治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培育和维护公序良俗。巴河法庭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在村头审理一起彩礼纠纷案件,以案说法,引导婚姻新风,100余名村组干部到场观摩,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