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看成效 以考评量绩效正向指引显活力

时间: 2017-08-29 09:23 来源: xsfy

浠水法院在强力推进岗位绩效考评中,以考评为手段,重点量化工作绩效,促使全院干警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把工作过程转化成物质成果和精神力量。物质成果是有形的“硬任务”,精神力量是无形的“软实力”,以考评量绩效的过程就是促进两者互相作用,相互转化,从“无形”中找“有形”,从“软实力”中提取“硬任务”。

物质成果体现在办案质效上。在历时6个月的时间里,浠水法院推行岗位绩效考评工作经历了起步、慢跑,到破难题、突困局的全过程,各项工作喜见成效。至8月底,受理案件3867件,审结案件3330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收案增长61%,结案增长了80%,未结案件下降了11%,旧存案件下降了16%。其中,受理执行案件1123件,结案881件,执行受案、结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9%、341%。审判、执行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审结案件数量位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执行工作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抛掉了浠水法院多年“当老三、排队尾”的帽子。

精神力量则直接体现在队伍的精神状态,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信心上。按照“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团队模式,43名法官组建了6大类别23个审判合议庭。院、庭领导带头走上审判第一线,发挥领导带头示范作用,成为办案执行的主力军,全院各审判团队工作运转步入正轨。新招录的法官助理、新招录的书记员,已经熟悉审判业务、庭审记录工作,在岗位迅速成长起来,挑起了大梁,成为法院突起的新生力量。

执行难是困挠法院工作的最大难题。浠水法院执行局创造性地开展执行工作,采取在拘留所设立执行法官工作室、开办被执行人法治普法教育班、与公安机关联合出击、网络拍卖等一系列执行措施,啃骨头克难案,解决了一大批执行积案,共收到群众送来锦旗三十多面。全市执行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浠水召开,重点推介浠水法院执行工作经验。

法院审判业务庭深入企业调研,提供司法服务。行政庭公开审理首例环境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败诉,当庭表示服判。散花、巴河法庭的法官工作室设到村民的家门口。团陂法庭邀请委员到庭参加旁听,洗马法庭到学校为小学生上法治课,巴河、关口、清泉法庭开展了巡回审判活动,以案讲法,汇聚法治正能量。执行局在执行重点案件中,邀请代表委员到场监督,已成为工作常态。县政协领导、委员两次视察法院工作,对法院工作给予很好的评价。

在党建上、党风廉政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等工作上有大收获。法院女子腰鼓队获二等奖。法警队陈静代表湖北法院参加全国法院“做合格司法警察”演讲比赛,在33 个代表队中排13名,获三等奖。3名同志在县“廉洁家风”征文中获奖,法院获组织奖。多名党员“我的入党记忆”上了浠水党建云头条。郑学平、邓子瑶两位法官的法官手记入选全省法院十佳优秀征文,罗爱东法官的书画作品获全省法院十佳优秀作品第一名等等。在创先争优中干警凝聚了力量,队伍更加团结,工作上、生活上少了变音跑调,多了干事创业的大合唱,唱响了法院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