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锦旗背后的故事

时间: 2012-07-09 09:21 来源: 研究室

   

2012年6月4日,洗马法庭成功调解了一件历经十五年,五次起诉的离婚案件,原、被告双方均对该案的处理结果十分满意,原告还特地向法庭送来了一面锦旗。

1986年9月11日原、被告举办婚礼,并与当年补办结婚证,1998年,当事人姜某与丈夫李某夫妻关系恶化。在十五年间,姜某先后三次提起离婚诉讼,其丈夫李某则坚持不同意离婚。法官考虑双方感情尚未完全破裂,判决不准离婚。今年年初,长年在浙江打工的姜某回家,再次向法庭提起离婚诉讼,并到县委政法委信访。

5月中旬,洗马法庭受理了原告姜某的第五次离婚诉讼请求。庭长翟群调阅以前姜某的离婚诉讼案卷,掌握案情后,亲自上门向被告李某送达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被告李某拒不签收送达回证。翟群庭长不是将传票一放了之,而是耐心地向被告李某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并向其说明不遵守法律规定所带来的后果和应承担的诉讼风险等。被告李某终于被翟群庭长耐心诚恳的态度所感动,由开始时的暴燥不讲理,转变为平心静气地与之交流沟通。在交谈之间,被告李某承认了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也道出了双方已分居十多年,期间一直是其一人负责两个孩子的读书、生活的苦情和其对原告不满的问题原因之所在。针对被告吐出的“心结”,翟庭长因势利导,与被告李某共同分析了继续维持这种名存实亡的婚姻的不利因素,出情入理的开导,使被告的态度有明显的好转,承诺一定按法庭传票规定的时间到庭参加诉讼。

6月4日,法庭开庭对该案进行审理,在庭审调解过程中,由于原告姜某言语过激,激起了被告李某的不满情绪,使庭审调解工作不能进行。在此情况下,翟庭长及时采取暂时休庭措施,对合议庭成员进行分工,由自己和谢子峰做被告的思想工作,其他法官和原告的代理人做原告的思想工作。最终,在洗马法庭法官共同努力下,原、被告终于达成自愿调解离婚的意愿,双方重新回到法庭,签订离婚协议。

这起让双方痛苦了十五年名存实亡的婚姻的了结,让双方当事人得到精神上解脱。被告李某在外出打工前,专程到洗马法庭与法官一一握手,来表达谢意。原告姜某为表示感谢,向法庭赠送了一面绣着“为国公正司法,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