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法院让监督的阳光照透司法全过程打造公信法院
3月20日,由浠水法院8名班子成员与审判业务庭庭长、基层法庭庭长组成的15个小组,带着法院制订改进工作的29条措施,与全县15个乡镇县人大主席见面,极积回应县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关切和期待。
这项活动是浠水法院落实院领导、中层干部与辖区人大代表及各乡镇人大联系制度,实行与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的“一对一”联系工作,主动接受监督,推进司法公开,打造公信法院迈出的又一步。浠水法院积极回应人大代表关切和期待的做法,得到了各乡镇人大主席的认可。竹瓦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宋雪聪说,“法院的“走、转、改”,让我们看到法院的工作态度和决心,我会把法院改进工作的措施转达到每一位人大代表,全力支持法院工作。”
今年2月20日至21日,浠水县召开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县人大代表分组讨论法院工作报告时,法院班子成员带领中层干部,到场“听会”,倾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次听会,带回代表、委员意见、建议涉及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庭建设等共7类17条。
2月28日,法院召开党组专题会议,对各代表组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研究制订改进工作具体措施。党组书记、院长胡福东说,人大代表肯定了法院2012年工作,我们更要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要创新措施,改进工作,把主动接受监督、处处接受监督常态化,推进司法公开,打造公信法院,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群众期待。
浠水法院把监督当作最大的支持。坚持实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本院审判的特大案件和社会关注的案件。主动接受县人大常委会对法院工作开展专项调研检查。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聘请人大代表为特邀调解员,参与法院案件的调解和执行,现场监督执法。仅去年,浠水法院向县人大常委会、政协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4次,主动接受县人大常委会对量刑规范化工作开展检查和调研。各乡镇“两代表一委员”走进7个基层人民法庭,旁听庭审、观摩庭审,评议法庭工作。省人大代表、巴河镇长江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张成清受巴河法庭聘请,担任法庭特邀调解员,他参与离婚案件调解12件,离婚案件调和成功率达到80%。基层法官走村串巷化解矛盾的苦与乐,以及他参与案件调解的亲身体会,成为他在省、市、县人大会上讨论法院工作报告时发言的主题。2012年春节,浠水法院执行局强制执行一起房屋搬迁案,邀请县人大领导和代表到现场监督执行。被执行人不仅对强制执行行动进行阻挠,而且到县人大信访,在网上投诉法院干警“乱执行”。县人大领导在接访时严正地说“我参加了这次强制执行活动,在现场监督执法。法院的执行程序合法、执行公开公正,执行措施得当。我全力支持法院的执法”。
浠水法院把监督的阳光照射透司法全过程。在立案时发放“诉讼须知”、“诉讼指南”、“诉讼风险告知书”,公开案件审理程序、流程和审限。随案发放“五个严禁”监督联系卡和“廉政监督卡”等,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审理中,当庭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强化当庭举证、质证、认证。加强裁判文书的证据采信、判决理由部分的途述说理,判决理由、结果公开,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判后由法官继续当面做好答疑解惑工作,努力做到让当事人胜败皆服。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均要求有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扩大司法民主监督。去年23名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案件582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陪审率达到95%。
浠水法院把监督作为“防腐剂”。共邀请6名乡镇干部、社会知名人士担任法院司法廉政监督员;在法院纪检组、监察室设立投诉电话、24小时录音电话;法院网站上设立举报邮箱;随机抽调案件开展案后回访。用监督规范司法行为,查堵违法违纪漏洞。
社会各界的监督,促进了浠水法院司法公正,司法公正进而树立了法律权威,提升了司法公信。去年,浠水法院共审、执结各类案件3878件,比上年度增加65%,实现了收结案件数量、办案质效、服判息诉率上升,上诉率、改判发回率、申诉信访率下降的良好运行态势。在审结案件中,案件的调解结案率达64%。共接待群众来访63批117人次,信访总数同比下降7%,初访息访率达到90%,成功化解历史信访积案29件,基本实现了重点信访案件息诉罢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