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 干警展风采】易涛:工作“多面手” 拼搏展担当
易涛,男,浠水法院巴河法庭书记员。2021年1月通过全省公务员考试招录到浠水法院,在院综合办公室从事信息维护工作。2021年6月,因工作需要,他服从组织安排,支援巴河法庭书记员的工作,并就此扎根基层。
一、法庭记录中,他是法官的好助手
笔录是书记员工作的灵魂。他刚到法庭,还来不及熟悉书记员的工作就直接开始庭审记录了,不是法律专业的他,对于法言法语一窍不通,法庭记录效果不佳。为了提高笔录质量,他虚心向庭长、向同事们请教庭审记录技巧,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尽快熟悉法言法语,注重总结,很快就掌握了笔录制作要领,记录速度达到了每分钟110字以上,完全胜任各类记录。到现在,他已记录了近400件案件的开庭、询问、合议、调解等各类笔录,每一份笔录都是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做到了意思表述准确、内容客观全面,且未出现差错,赢得了法官、当事人及律师的一致赞赏。
二、日常工作中,他是法庭的“修理工”
计算机专长是法庭工作的“助力器”。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他,对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了如指掌,有他在,同事们就再也不怕这些办公小故障了。“小易,快来看看,我电脑怎么开不了机了”、“小易,快来,我的打印机进不了纸了”,法庭的同事们经常这样喊他。他总是热情地回应:“好的,马上到!”只要他有空,总是随叫随到,快速帮同事们解决这些小烦恼。有时是蹲在地上修电脑,全身都是灰,拆开打印机满手都是黑色的墨粉,但他毫不计较,只要能帮到同事,他就是开心快乐的。乐于助人的他,很快融入到巴河法庭这个大家庭中。
三、立案办案时,他是群众的“小兄弟”
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巴河法庭位于浠水县巴河镇,管辖巴河镇和兰溪镇范围内的民事案件,每年审结的案件数都在浠水法院基层人民法庭前列。在案多人少的压力下,干警们往往要身兼数职,学会十八般武艺。易涛作为书记员,除了做好日常的电子送达、开庭记录和卷宗归档工作外,还要负责文书校对、上网、诉讼费退费等工作,有时还要撰写法律文书,每天都是忙碌充实的。2022年全省大力推进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巴河法庭开始自主立案,他熟知立案程序,总是热情服务,耐心细致地为当事人讲解立案流程和注意事项,深受好评,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兄弟”。
“姓易的小兄弟在庭里不,我有问题要咨询?”
“小兄弟,你看我这次资料齐没?我要立案!”
“小兄弟,我接到电话案子判下来了,特地赶过来。”
……
一句句“小兄弟”声中,包含着当地群众对法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包含着人民群众对易涛工作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法庭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积极开展“云审判”。易涛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能熟练使用“湖北移动微法院远程庭审”“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小程序,辅助法官实现“网上开庭”、“云上调解”。如果案件不适合到庭审理,他就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为他们安排互联网庭审,耐心教他们如何登陆使用平台,既方便了当事人,也保障了办案的效率。
入职两年来,他努力提升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看齐,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于2022年7月1日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工作中,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注重业务知识学习和提升;生活中,积极向学、热忱待人,赢得了周边群众的交口称赞。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最朴实的言行展现了新时代法院青年干警的拼搏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