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法官出镜

[先进事迹] 甘作春蚕吐尽丝 ------罗爱东

时间: 2011-12-13 19:45 来源: 本院

   

今年59岁的王长松是浠水法院的一名老法官。他16岁参军入伍,17岁入党,党龄已满40年。1987年,他以副营职干部的身份转业回乡,安排到浠水法院工作。从1991年起,他连续20年担任副庭长职务。
老法官王长松 “老”的状态很特别。在时下一些人在“倚老卖老,未老装老”的时候,他老当益壮更显示出独特的个性。2010年腊月25,百姓们过大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兑现法律文书的急迫感更急。上午八点,申请执行人张大贵给王长松法官打来电话,很急迫地说“我打听清楚了,贾富仁在黄石有一笔工程款还没有领走,你们赶快派人去执行啊!要回家过年的民工们,天天催着我发工资!”
腊月的25,已经放了寒假。王长松赶到黄石某学院,办公室空无一人。四处打听、奔走,直至中午12点,才找到的院长。通报情况后,院长说,“支持法院的工作是应该的。可你看这学院都放假了,财务室的工作人员住的地方也远。我们能不能先约个时间,过了年你再来?”王长松要求立即就办。在两人僵持着的时候,王长松接到了老伴的电话。老伴在电话里埋怨,“你跑到哪去了?家里三桌子客人在等你,今天的生日过还是不过!”王长松回应说,“我的案子没办完,哪有工夫过生日!你向客人们解释一下,代我敬敬酒就行了”。王长松的回话被随行的同事们听见,他们责怪说“王庭长,你今天过生日怎么也不先说一声啊。你把家里的客人凉在一边,回去怎么向老伴交待?怎么向亲友们交待?”王长松说“你们没看见一百多名民工,还在工棚里等着领取工钱回家过年啊!盼望他们回家的不是三桌子人,而是三百个亲人!再莫扯我生日的事。我们把案子早点了结,早点让民工们回家过年!”王长松的一席话,让僵持在一边的院长感动了,说“老同志搞工作,生日都不过。我感到很羞愧。你的事我也马上就办!”
下午3点,把28万元划转到浠水法院的执行款专户上。腊月26,得知百余名民工欢喜地领到了工钱回家去过大年的消息,老法官王长松觉得自己58岁的生日过得值!
59岁的老法官王长松每天在为案件奔忙。他的忙碌让浠水法院很多人不理解。不少与他同龄的人笑他说:“快退休的一个人,还忙么事?你还想得到点么事?”王长松笑而不答。
同龄的人说王长松“还想得到点么事”是有所特指的。在法院工作已二十多年间,他经历和接受过六任院长的工作领导,经历了三次干部职级调整,担任了20年副庭长职务。在他的同龄人已早得到副科级、正科级等职级的时候,他却“掉了队”。今年,浠水法院又晋升了13名干警的副科、正科的职级待遇。副科、正科的职级再一次与59岁的老法官王长松擦眼而过。
在别人为职级没有得到晋升,发劳骚、闹情绪的时候,59岁的老法官王长松仍心静如水,干着如往日一样的工作。他拥有自己想要东西,而这东西又恰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今年4月,他执结了一起历时5年的执行积案。权利人饶彬拿到执行款后,定制了一面“廉洁奉公,执法楷模”八个大字的红锦旗,一路燃放着鞭炮,把锦旗送到清泉法庭,赠交在他的手上。20多年来,他得过荣誉证书堆积起来,不是 “一本又一本”,而是以“一捆又一捆”。“什么正科、副科,不如百姓的赞歌”,对于百姓的认可,王长松感觉很满足,认为自己付出的还太少了,得到的却是很多了。
59岁的老法官王长松在为工作拼命,让家里的老伴有怨气,已成家的儿子不支持。王长松早年在部队服役期间,曾因公腿部踝骨受伤,被评定为七级伤残军人。今年,浠水法院对干警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体检。王长松的血液检验报告单上多出5个上升的箭头。他患有肾结石、糖尿病、风湿等疾病,发作起来,痛得让人起不了床,但这些病痛从未击倒过他,让他耽误过工作。一次,他下乡送达执行文书,途中脸色变得苍黄,眼睛突然发黑,险些昏倒,被司机胡仕文搀扶着送回家。第二天一早,他就拎着公文包要出门。老伴拦不住他,儿子从武汉打回电话劝他,说 “我看见其他的老同志都不上班,他们的工资也没少一分。你干了一辈,也穷了一辈子。还这么拼命干什么?”儿子的劝说也没效果,王长松有他的坚守,说 “今天我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庭调解,答应他们的事,我不能不守信!”
王长松感觉自己离退休的时候越近,越是珍爱自己的工作。这种热爱,让他亏欠小孙子太多。大儿子儿媳为生计都在武汉打工,二岁半的孙子被留在家中,由老伴一人携带。十天前,他的孙子突发急性支气管炎,小脸憋得青紫,一送进县人民医院,就被插上氧气管子抢救。他在孙子的病床边只陪护了一天一夜,又忙碌起工作来。
人生短暂,历程漫长。59岁的老法官王长松把青春献给了国防,把中年献给了法院,年将六旬仍没有把自己留给自己。清泉人民法庭庭长余慧峰向别人介绍王长松老法官时,总是很自豪地说 “别看我们的老王今年59岁了,可他天天在岗位上,他天天在一线执法办案。当事人有困难爱找他,同事们离不了他,他可算得上是我们法庭的镇庭之宝啊!”。
      [文/ 罗爱东 编审/周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