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文化展示

[散文]面对死亡的笑声

——重读《红岩》有感

时间: 2012-09-18 17:21 来源: 浠水法院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脚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是共产党员成岗在敌人的特务机关“中美合作所”经过无数次毒刑拷打后写出的“自白书”。不,这不是什么“自白书”。这是烈士的庄严誓词,革命进行军的号角,是反动派的葬歌。

风尘仆仆几十年过去了,偶然中又一次读到《红岩》,竟再一次由衷地被先烈的那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所感动和震撼,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在这样光辉夺目的形象面前,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说教,一齐失去了灵验;敌人那一套自以为强大无比的镇压机关——军队、法庭、监狱、刑场,一齐黯然失色!为什么革命者不怕死?面对着死亡还要放声大笑?为什么烈士们在死亡面前还是那样乐观?首先,他们看到的不是个人的得失、生死、忧患,而是革命事业的胜利的前途。革命一定要胜利,人民一定要战胜反动派,社会主义一定要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一定要实现。规律不可改变,就像无论怎样黑暗,太阳一定会出来一样。革命的道路上会有狂风暴雨,会有曲折,会有暂时的失败和后退,但无论如何,终究还是要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即使遭受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那样大的挫折,革命力量损失了十分之九以上,但最后还是要胜利。革命者的每一项艰苦努力,每一次牺牲,都是为整个革命事业的胜利前进作出贡献。革命在前进,自己做出贡献来,这就是值得革命者高兴的地方。

革命者不怕死,但却不是不爱生活。革命者最爱生活,最懂得生命的意义。看《红岩》中描写的,难友们对监狱中诞生的小生命的爱护,革命者是把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同全体人民的生命和生活溶合在一起。还记得方志敏烈士《狱中记实》写道,“我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革命事业。”整个革命事业不胜利,那么整个无产阶级,全体劳动人民的生活、幸福,以至于生命,都没有保障。他们把整个阶级的利益,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看做是自己最大的利益,因此,从革命者自身来说,能为广大人民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一切,甚至生命,也是一件值得愉快的事。对革命者而言,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死也要死得有价值。只要有必要,有意义,革命者就不但不怕死,而且能够视死如归,含笑就义。

今天,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在和平生活的条件下,生死攸关的考验一般不容易遇到。但是,革命先烈那种把自己溶化在整个阶级、全体人民之中,时时考虑着革命的整体利益的伟大气魄,那种即使牺牲个人,也仍旧坚持革命必胜,对死亡也能放声大笑的坚定性和革命乐观精神,仍应永远激励着我们。

再读《红岩》,难道我们就不应常常想到: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又怎样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有意义的地方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