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浠水法院在全省法院院长会交流执行工作经验
2月14日,2025年全省法院院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在省高院召开。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出席会议,省法院院领导、厅级干部,全省各中基层法院院长,省法院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全省各级法院干警在分会场参会。
会上,浠水法院院长黄建军作执行工作交流发言。2024年,面对案件激增、质效瓶颈、群众诉求多元等挑战,浠水法院以“破局思维”创新机制、压实责任、凝聚合力,执行质效显著提升,涉执信访量持续下降。
破局攻坚,提升执行质效
面对案件激增、质效瓶颈、群众诉求多元等挑战,我院以“破局思维”创新机制、压实责任、凝聚合力,执行质效显著提升,涉执信访量下降。
构建 “全程闭环” 机制,打造高效运转新体系
一是创新机制。构建“1+6+1”管理架构,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智慧中枢”,统筹快执、保全、金融专项、民商事、刑事财产刑、终本管理六大团队,依托执行事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指令—行动—反馈”闭环,结案数同比提升12.27%,执行平均用时缩短2.84天,事项委托办理平均时长0.98天。二是数据赋能。指挥中心通过“854模式”集成8类事务、5项技术、4项管理职责,运用大数据精准挖掘财产线索、预警超期节点,实现执行工作管理的精准化、高效化,执行完毕率同比提升10.84%,执行标的到位率同比提升10.75%,终本率同比降低3.6 %。三是优化服务。执行事务中心设立事务接待专人专线,推行“简单事项当场办、复杂问题限时结”。固定周四执行局长信访接待制度,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700余人次,化解大批执行矛盾。
实施 “三色预警” 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全链条
一是目标可视化。制定年度作战图,将质效目标分解为季度“小台阶”。二是督导精细化。建立“双表双线”机制,坚持看表管理与周三之约,制定日周月季线性管理机制。三是考评刚性化。推行 “红黄绿” 三色动态预警,压实责任链条,有效激发队伍活力。
打响 “三重攻势” 行动,严惩拒执行为树权威
一是打击拒执强震慑。组建打击拒执工作专班,移送公安立案侦查和引导当事人自诉双向并行,全年共办理拒执案件18案19人。深化执行警务化工作,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拓展荆楚雷霆专项行动内涵和外延,开展涉金融、涉民生、涉企案件专项执行行动77场,拘传拘留643人,扣押车辆8台,腾退房产7套。二是敲门行动强攻坚。联合乡镇干部、网格员,按法庭片区开展集中执行攻坚行动24场次,敲开被执行人家门,敲开当事人心门,敲开执行联动闸门,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行动开展以来,促使180余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执行到位金额达788余万元,执行和解76件。三是预警机制强效能。针对被执行人企业,提前发出 “预惩戒”“预处罚” 等组合预警,引导其主动履行义务。已发送各类预警通知书35份,达成执行和解案件13件、履行金额52.65万元。
深化 “三维联动” 模式,凝聚共执工作大格局
一是府院联动“挖潜力”。党委牵头,与34家职能部门签订《联合惩戒会议纪要》,全市率先与不动产中心、网格中心、公证处共享资源数据,打通政务数据壁垒。二是职能部门协同“聚合力”。与公安、检察建立“拒执罪”快移、快侦、快诉通道,与监所系统联办法官工作室,举办普法班,与发改部门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建立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三是基层网格“添助力”。创新 “枫桥经验”,将网格化管理体系嵌入执行工作,基层组织、网格员协助法院开展查人找物、送达法律文书、参与执行调解等工作。
下一步,我院将紧扣“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以信息化改革提升执行精度,以跨部门协同拓展执行深度,以民生案件攻坚彰显司法温度,努力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执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