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审执公开 > 案例指导

在巴西经商的浠水夫妻闹离婚,家乡法官网上开庭

时间: 2012-05-22 09:31 来源: 本院

 

复件 (2) uvs120519-005.JPG

图为:视频开庭现场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特约记者张立群 通讯员罗爱东

   一头是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一头是浠水县法院团陂人民法庭,一对身在异乡想离婚的小夫妻,经过家乡法官利用 QQ视频开庭审理,昨日结束了夫妻关系。

  山区法庭首尝视频开庭

   昨日上午8时50分,记者赶到浠水县法院团陂人民法庭,庭长李登宇的办公室已改成“临时审判庭”,后墙挂上国徽,三台摄像机分别正对着李登宇和双方诉讼代理人,电脑屏幕清晰显示着远在巴西的原告和被告及庭审现场画面。
   据了解,原告田春(化名)与被告田明(化名)于2009年相识。次年,双方在浠水县民政局进行婚姻登记结婚。婚后,小夫妻缺少沟通,感情时好时坏。2011年4月,小夫妻一起到巴西经商后,关系进一步冷淡,开始分居。今年4月底,田春向浠水法院团陂人民法庭提起离婚诉讼。
   李登宇告诉记者,离婚案件夫妻俩都必须到场,其他人不能代理。考虑到原、被告现都在巴西,庭长李登宇萌生了网络视频审理的想法。在县法院领导的支持下,庭长李登宇迅速与原、被告取得联系。得知双方都有离婚的意愿,他提前将原、被告约至网上,同时通知双方委托人(父亲)到庭,在确认双方身份的前提下,利用QQ视频开庭审理这桩离婚案。
一小时后夫妻调解结束姻缘

   昨日上午9时,法官一声法槌响起,该桩离婚纠纷案准时开庭。“原告田春,被告田明,今天团陂人民法庭对你们离婚纠纷一案通过QQ视频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全程将录音录像,你们对这种开庭形式有无异议?”主审法官李登宇向当事人发问。“同意,没有异议。”原、被告的声音从电脑上清晰传来。法官先核实原、被告身份,后让原、被告及双方代理人交叉确认对方身份。
   记者看到,与往常开庭一样,经过开庭审理、举证质证,双方当事人自愿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了调解,最后达成了离婚的意见。随后,法官当即将调解协议书分别传真给原、被告,由他们签字后再传回团陂法庭。开庭笔录则由原、被告授权委托其代理人按其意愿签字生效。开庭视频音频资料被制作成光盘,附案卷存档。
   1小时后,该桩当事人均在他国的离婚纠纷案,调解结案。在下线前,被告田明、原告田春给法官留言致谢,称这种开庭方式很有创意,节省了他们上万元往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