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法院巴河法庭位于浠水县巴河镇,是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的故乡,巴河法庭管辖巴河镇和兰溪镇范围内的民事案件,辖区总面积386.5平方公里,共辖128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19.56万人,辖区内有大广高速,葛洲坝大道,浠散、罗兰公路及沿江公路,交通便利,经济活跃,矛盾纠纷日益增多。2023年,巴河法庭审结案件809件,案件数同比大增60%。把案件数量降下来既是巴河法庭面临的现实难题,也是创建枫桥式法庭的题中之义。今年来,为从源头减少和化解矛盾,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巴河法庭通过强化三项保障、深化三个联动、织好三张网络,建强法庭中心点,连好多元解纷线、扩大法治覆盖面,点线面齐发力,画好基层解纷同心圆,巴河法庭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4月份以来案件数量已实现负增长。
强化组织保障

坚持“支部建在庭上”,成立巴河法庭党支部,选举年轻骨干力量担任支部委员,强化党员队伍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一体抓好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切实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法庭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强化人员保障

加强法庭人员配置,法庭干警增至11人,其中员额法官3人,法官助理1人、书记员7人,另配有司机、保安、炊事员各1人。同时邀请退休老干部、律师、辖区司法所所长、银行工作人员等8人担任法庭特邀调解员,参与案件调解,法庭人员力量大为增强。强化制度保障
制定关于组建巴河法庭诉前调解团队工作方案、关于诉前调解免收费的通知、关于开展多元解纷与诉调对接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调解平台“三进”机制工作方案、关于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工作规范等10余项制度,用制度规范法庭运行,法庭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深化党建联动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巴河法庭党支部每月联合辖区基层党组织共同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将送法进村、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村组织调处矛盾纠纷作为“x”自选动作,使支部主题党日成为普法宣传、预防矛盾、化解纠纷的重要阵地。4月巴河法庭创建“枫桥式法庭”以来,巴河法庭党支部已联合辖区2个村组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指导村组织调解纠纷28起。
深化府院联动

联合辖区党委政府建立人民法庭庭长列席乡镇党委会、参加综治例会制度,充分发挥法庭专业优势,为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提供参考,报告审判工作中发现的信访苗头和不稳定因素,协助政府调处疑难复杂问题,助力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今年来,巴河法庭共列席、参与辖区党委政府党委会、综治例会10次,为政府提供相关意见建议21条,协助解决疑难问题15个。
深化庭所联动

加强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律所的沟通衔接,建立“一庭四所”联动解纷机制,将人民调解与诉讼有机结合,为当事人提供集法律咨询、分类调解、司法确认、法律援助、诉讼导引于一体的全流程法律服务,合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今年来,“一庭四所”联动解纷机制化解纠纷201件,司法确认案件36件,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18人,导入诉讼271件。
织好司法服务网
以巴河人民法庭为支点,在辖区设立2个共享法庭、6个法官工作室、2个特色调解工作室,2个“三无村居”创建联系点,形成“12622”司法服务网络,定期“坐堂问诊”、巡回办案。今年来,通过“12622”司法服务网络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30个,化解矛盾纠纷53件。
织好人民调解网

大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争取辖区党委政府支持,将辖区人民调解组织、村组织、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特邀调解员全部纳入调解平台,明确角色定位,实现调解网络全覆盖。目前,巴河法庭辖区14个调解组织、23个基层治理单位、88名调解员已入驻平台。
织好普法宣传网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大力开展“送法七进”活动,常态化开展“村湾夜话”、“法治讲堂”、巡回审判、法庭开放日等活动,指导辖区村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发布典型案事例,多措并举,提升群众见法率,从源头减少纠纷。今年来,巴河法庭开展“送法七进”、“村湾夜话”、巡回审判、法庭开放日活动共计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