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浠水法院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发言!
8月11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覃文萍出席会议并讲话。推进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省法院会议室,全省各中基层人民法院设分会场。
会上,浠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胜华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以“法庭建设全面规范,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为题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关心支持,把最好的地段留给法庭
在法庭建设上,省高院、市中院给予精心指导,县委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县委书记亲自参与选址,现场拍板“把最好的地段留给法庭”,县政府每年拨300余万元支持县法院人民法庭建设。
今年4月,中共浠水县委常委会专项研究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全县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对推进人民法庭职能定位、优化布局、基础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强化16条“硬措施”,支持保障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
“十三五”期间,浠水法院优化法庭布局,11个法庭整合为7个。投入1400余万元,按“五统一”“五小”“五化”标准建设4个新法庭,完成2个老旧法庭改造升级,新建清泉法庭已进入施工图纸设计阶段。
二、强基导向,把最有潜力的人才培养在法庭
坚持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法庭上,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考核激励,激发干警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活力。
培养后备人才。法庭组建“1+1+N”审判团队,队伍呈现“结构优、学历升、年龄降”的良好局面。程呈友同志荣获“全国模范法官”,提拔担任党组成员、副院长。
锻造过硬队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史学习常态化,强化教育整顿、拉练反馈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为抓手锻造队伍。严守新时期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坚持零容忍惩治司法腐败。
三、克服困难,把最好的资源分配给法庭
保障办案更阳光。已建成科技法庭6个,上半年已庭审直播案件209件,做到应播尽播;裁判文书公开2311件,做到应上尽上,让人民群众在司法公开透明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保障办案更快捷。打造“互联网+诉讼服务”,抗击疫情期间,当事人远程参与庭审252场次。“智慧法院”搭建起联系群众的桥梁,便民服务到群众心坎上。
保障办案更高效。建成人民法院专网,实现人民法庭与上级法院的信息联通共享。今年上半年,法庭共审结案件1985件,结案约占全院诉讼案件结案总数的65%,法官人均办案166件。
四、改革创新,把最好的质效展现在法庭
创新审判新特色。坚持法庭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打造“一庭一品牌、一庭一特色”,7个法庭各有侧重,强化审判职能。巴河法庭探索建立家事案件“八个一”审理模式,守护乡村幸福安宁,被最高院评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先进集体”; 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
探索解纷新路径。推进基层法庭案件繁简分流、“一站式”诉讼服务、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立审执”一体化服务,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打造“中心法庭+巡回审判点+便民联络员”的诉讼服务网络,建立了14个巡回审判诉讼服务点,司法资源进一步下沉,服务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
拓展服务新举措。出台《关于开展多元解纷与诉调对接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用法治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去年以来办理多元化解和司法确认案件270件,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化解。诉源治理见成效,上半年收案数量同比下降4.93%。
时代答卷常新,赶考奋斗不息。在下一步工作中,浠水法院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先进法院经验,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全面提升人民法庭的司法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更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